说到石界最有名的天下第一石,当属研山石!
很多人听说过它的故事,却不知道它是不是真实存在,因为它已经神秘消失了将近1000年。
说到研山,不得不提一下《研山铭》,这是古代非常有名的书法家米芾为心爱的石头写下的一篇小书法,36个字,被马未都等人从倭寇手里以2999万的价格从东瀛带回了华夏。
米芾纪念心爱的、日夜把玩的玩具研山,而写下的小书法都卖出了天价,那么曾经那块被他当成宝贝的石头还能找到吗?它会轻易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吗?
话说这块研山石,可真料不得,不仅被米芾宠幸过,还被两位帝王爱不释手,那叫一个娇生惯养。
远在南唐,那个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后主李煜,就是研山的第一任宝主。
至于是哪个石农发现的,又是哪个阿谀奉承的贪官献给他的,抱歉,史料没有记载,色大叔也懒着胡编乱造去虚构一个凄美的故事博取各位看客的啧啧称奇。
那一年的金陵城门,刚刚被杀到眼红的北宋大军攻破,李煜那是带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落欢而逃啊!
他的近卫侍兵自然保护他超级周全,可惜,这李煜大家都知道,是一位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的懒着搭理朝政的三不管皇帝。
没事写写诗文,做首小词,玩玩研山石,这就是他的生活乐趣。
朝政?那是什么鬼,给老子有多远滚多远。
北宋大军为夺皇位,杀着非常凶悍,李煜在卫兵的保护下已经逃出了皇宫。
“好险!”李煜突然站在脚,他刚才匆匆忙忙竟然忘了带那块研山石,“等等,我要回皇宫,我落下东西了!”
皇帝都下命令了,刚刚逃出生天的小兵没办法,即使是回去送死,那也得屁颠屁颠的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杀回皇宫。
万幸的是,研山石还在。
但是,这一段时间的浪费,北宋那群如狼似虎的强盗已经包围了皇宫。
烧杀抢掠、三光政策、抓宫女打扑克,皇宫已经乱到鸡飞狗跳!
他的心,哇凉哇凉的,他成了瓮中捉鳖,他恐怕是逃不出去了。
这时,他对子女说:“老子这回铁定是完蛋了,你们赶紧逃吧,这块研山是我的心爱至宝,子孙后代必须当传家宝传下去,切不可暴露踪迹,以免被觊觎招来杀头之罪。”
倒霉的李煜老头被捕后不久,就被喀嚓了。
研山石,就这样被他的某个子女悄无声息的带出了皇宫,流落到了民间。
一晃几百年就这样莫名其妙过去了,当时有个非常有名的书法家,他有个怪癖,看见石头就要拜一拜,也会与石头称兄道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个神经病,大脑缺氧不正常。
那一年,米芾又娶了个老婆,洞房花烛夜,他很开心。
放在古代没有电灯、没有手机的年代,夫妻二人啪啪啪打扑克就是最佳运到,在微弱的烛火下看看春宫图,然后模仿一下姿势,夫复何求?
一进婚房,米芾就看见桌上用红布盖着一样什么东西,他也很好奇,莫非这娘们还倒贴珍贵的嫁妆?
他忍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揭开一看,我去,他的眼睛都看直了,这块石头老好看了!
“娘子,这方奇石来自何处?”
“官人,奴家姓李,你可知我家先辈曾经有一块研山。”
“莫非您就是后主李煜的后人?”
“官人,妾身将这研山交与你,你可要好好爱惜妾身。”
米芾抱着李氏女子一阵啃猪蹄,这小娘子真是越看越可爱,那一夜,什么金风玉露一相逢,抱起来就是疾风知劲草。
不行,老子先喝一壶旱苗喜雨露,再来十颗飞燕喜春散。
看在石头的面子上,米芾重回十八岁的少年。
米芾得此石后,自然日夜与爱妻颠鸾倒凤,不是在玩石头,就是在玩娘子的日子可以说是伤肾又伤身。
有一次,米芾接到皇帝老儿的邀约,请他去宫里交流切磋一下书法造诣。
他自然是欣喜而往,他也不敢不去,不去就是抗旨,抗旨是要掉脑袋的。
米芾和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是好基友,这皇帝也和李煜一样的奇葩,也是个吃饱撑着酷爱书画的主,大家都知道的“瘦金体”,就是他创立的。
赵佶这个昏君除了书画好一点,那是过分追求奢侈。
《水浒传》里描写的那些大奸臣都在这个王朝,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花石纲”,不然梁山好汉与方腊怎么会起义?
米芾见到赵佶后,自然是笑容满面。
其实,他暗地里给他起了个小名,对方是王,还是老王,名字里有个佶,外号王老佶。
双方展示书法,然后厚颜无耻的互相吹捧一下。
米芾的书法自然是不在话下,但是在写书法的时候,他看上了宋徽宗案桌上的砚台。
“皇上,你看,这砚台都被小民用过了,皇帝您再用……恐怕有点降低您尊贵的身份,不如,送给小民,小民当传家宝!”
“你个无赖,喜欢就送你了!”
米芾怕皇帝老儿反悔,那是抱起砚台就朝皇宫外跑,墨水搞着满身都是,别人眼里的狼狈,他脸上的笑容,这画面怎么看怎么不和谐。
这对君臣平时多有来往,那一次,皇帝老儿回访米芾,两人自然是不谈美色不聊风月只说书法,书法说到尽兴处,彼此难分高低。
饭后,两人喝酒喝到醉醺醺,米芾也忘记了老婆大人的警告,竟然向皇帝炫耀起自己有一块举世无双的宝贝石头。
他献宝一样的拿出来给宋徽宗欣赏:“怎么样?我这宝贝是不是很厉害?”
宋徽宗自然是一眼就喜欢上了研山,死死抱着不放:“好东西啊!”
米芾看他眼神不对,完了,看这状况傻子都明白,宋徽宗他想要啊!
去他妈君子不夺人所好,宋徽宗他才不是君子,他是皇帝啊,米芾知道,这一次是真正的醉酒贪杯误事。
反正喝了酒,米芾就借酒装疯,哈哈大笑,厚颜无耻的把石头给抢了回来。
米芾抱在手里,再不松开,他心里决定,不松手、皇帝也不能抢走。
宋徽宗回到宫里后,暗骂这米芾也太不懂事了。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消息被宋徽宗鞍前马后的那群狗奴才知道后,纷纷献计。
一天夜里,月黑风高,大批官兵包围了米芾的宅院。
可怜的米芾从李氏婆娘的被窝里光着屁屁就被抓了出来,他今晚难得喝了一壶不倒药,结果这下在火把照耀下就像一只小白羊,场面超级尴尬。
他的小心脏吓着噗噗噗乱跳,他一个书法大家又不是强盗,哪里见过严阵以待这样骇人的场面?
他被吓着浑身发抖,惊慌失措。
米芾知道,他没造反啊,这冷兵器加上明晃晃的刺刀,这是要灭族的架势!
“米芾,有人举报你的书法作品里有侮辱皇帝权威的意思,你完了。拉走,秋后问斩!”
被抓后,米芾才明白,派兵抓他的人叫蔡京,那个天天黏着皇帝身后拍马匹的大奸臣。
而另一边,蔡京拜见了米芾老婆,在她耳边悄悄说了一句话:要救你相公,拿石头去换!
这一刻,夫妻才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
没办法,能拜托的人都拜托了,该贿赂的贪官前前后后也贿赂不下三千两白银,为了救老公,万般无奈之下,李氏不得不将研山奇石心不甘情不愿地献给了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目的达到,自然是龙颜大悦,一道圣旨轻飘飘地砸下来,说是弄错了,次日,狼狈不堪的米芾就被放回了家。
研山,再一次成为皇家收藏!
痛失爱石,米芾郁郁寡欢;宋徽宗得到研山那是天天盘玩,天天笑逐颜开。
米芾思念爱石,恳请皇帝给他最后看一次,宋徽宗满足了他的愿望。
据说,他围着研山整整转了二十八圈,因为不舍,就写下一副书法作品《研山铭》,就是后世拍了2999万的那副。
这宋徽宗也是奇葩,得到研山后,那是日夜盘玩,什么国事上朝都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更可笑的是,皇位都直接传给了当时的太子。
他成了专心玩奇石的首位皇帝,就问你牛逼不?
他瞧这研山是这般精彩,就想找第二块,大肆开采,弄着整个国家民不聊生,再加上他头脑发热要兴建一个“伟大”的园林,大肆采办“花石纲”,可以说是生活在那个该死年代的老百姓就是活活受罪。
这样一来,国库空虚,北宋这个曾经以强盗入侵为主的国家,日渐暮落西山,金国骑兵抓住了机会,趁乱大肆侵略南下。
可怜的北宋被强悍的金国灭亡后,这块石头再无丝毫信息,好像被人刻意抹去了踪迹。
但是有个说法一直让后面的皇帝坚信不疑,说是这块研山石被宋徽宗埋在了天下第一巨石庆云峰的旁边。
关于庆云峰,笔者前些天曾经写过一篇文,大家感兴趣可以翻翻。
要知道,当年宋徽宗一直想把这块巨石挖出来,可工作量属实庞大,加上一不小心因为造园林亡了国,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时间又过去了几百年,大清皇帝一辈子都没擒到过龙的乾隆,也想找一下研山,借着挖庆云峰的借口,傻乎乎地挖了几十年,愣是屁都没找到。
再挖下去,就不是劳民伤财了,两个皇帝都把命交代在一块石头上,他也就断了念想,安安静静做个皇帝,没事宠幸下后宫三千佳丽它不香吗?玩什么破石头!
乾隆算是想开了,所以,这个幸运的皇帝没走火入魔。
但是,这位大清的第六位皇帝万万料不到,有一天,掌握满、汉、藏、蒙四种语言的大贪官和珅竟然跑过来谏言,说:微臣有事禀告,据闻昌平陈浩,好书法与奇石,那失踪几百年的研山就在他的手里。
乾隆那是龙颜大悦啊,他自然也想见见。
在他默许之下,狗一样狗仗人势的和珅自然是狐假虎威。
那一天和往常一样,风和日丽,白日宣淫这种事大家可以想想,这里就不费笔墨。
陈浩这个北京小官无事就在家写写毛笔字,穷其一生的俸禄都花在收藏这些书画石头上面,特别是珍藏的那一方研山,更是小心翼翼。
为此,他也上当受骗过,他手里的假研山可谓是没有五方,也有三四方,他留着这些“工艺品”,第一是可以以假乱真,第二是可以混淆黑白。
这不,那天午后,天公不作美,下着噼里啪啦的小雨,他案上放着一方临摹真品研山的盗版,这方山寨他日夜盘玩,目的就是可以玩出一点包浆,这样即使上供给皇帝,他也不可惜,反正他一口咬定是“真”的,别人只会认为他玩石不精,仅此而已。
至于真的那一方,他也不敢明目张胆放在家里,更不敢吃饱撑着没事做就拿出来盘包浆,那是找死。
而是放在暗格里,偶尔夜深人静才会拿出来偷偷玩一下,聊以自慰。
那天和珅带着那群士兵冲进来的时候,一眼就看见陈浩急急忙忙朝怀里藏什么东西。
和珅是什么人物,他早听说这小官手里有研山,自然是二话不说,从他怀里抢了过来。
一看正是江湖上与官场上流传已久的研山,也不辨真假,高兴到哈哈大笑。
可拿到手之后,坐在马车的和珅几下甄别,就发现是人工雕琢的,心下很是愤怒,就立马又杀回去。
陈浩找了借口,推脱这就是他收藏的真品。
反正只要不杀头,哪怕杀头他都不会承认真品在他手里,这才是真正的保命之法。
后来,这事不了了之,毕竟,谁也没见过真研山长什么样。
一晃到了2002年12月6日,《研山铭》拍出2999万后,有个陈步一的家伙,发现这幅作品的题跋上有个“陈浩”的名字,这也引出了或许陈浩当年就拥有过研山石。
此刻,研山消失已经1000多年,屁的踪迹、屁点大的线索都没有。
陈步一和他的学生翻了许许多多的资料,楞是没找到关于研山的下落,一件国宝难道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这些年来,陈步一可谓是对研山各种资料了如指掌,就是不见它的真身。
2010年的一天,他和学生在北京一个拍卖会的推广展示拍品的图册上,发现了这块消失近1000年的研山。
对了,当时拍卖工作人员将其定位为一方古代的石山子,研山是什么鬼,估计当时也没人注意吧!
反正,见到画册后,陈步一立即申请查看拍品的实物。
得到允许后,几人到了寄存拍品的库房,陈步一那是越看越激动,但脸上又不能表现出喜悦的表情。
古人文房雅玩的石山子自然值不了几个钱,但如果是宝晋斋研山,那价值与价格自然不会比拍出2999万的《研山铭》低。
陈步一确认,这方拍品绝对不是人为工艺品,玩石久的人,都能一眼辨别造假奇石存在的许多瑕疵。
这皮色,这包浆,这铁锈色,以及9亿年前生成的灵璧石身上特有的纹理与脉络,研山底部与记载中的不规则水波纹那是分毫不差啊!
造假再厉害,也无法复制的一模一样,陈步一确定肯定以及一定,这就是他苦苦找寻的研山!
重点是起拍价很低,最后他不动声色,用很少很少的钱买到了这方中国奇石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中华第一石!
这是幸运?还是奇迹?
最后的最后,经过各种专家研究,这就是货真价实的真研山石!
看到这里,那些还以为研山石消失的石友请不要不懂装懂了,他就藏在北京文博学院里,绽放天下第一奇石的荣耀与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