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雕刻资讯

大明历代帝王生卒年表

大明,即明朝,始于1368年,终于1644年,历十六帝,国祚276年。庙号,是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古人云:庙号者,盖棺定论之用也,一定程度上君主生前功绩的反映。明朝十六帝,使用了16个庙号,分别是太祖、惠宗、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和思宗。关于庙号这个话题,改日单独叙述。对于君王死社稷的崇祯帝朱由检,还有毅宗、威宗两种庙号。到了明朝,一位君主,通常只使用一个年号,相对于庙号来说,年号更受大众知晓,毕竟在很多年间,这是纪年的基本方式。但由于明英宗朱祁镇两次为君,故明朝十六帝,共有十七个年号,分别是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和崇祯。中国的君主,通常是一份终身职业,即从登基到去世的时间段内,都是一国之主。明朝十六帝,唯一例外的是明英宗,他曾两次为帝。明朝十六帝,在位时长,用下面这张图,除了直接反映国不可一日不君外,更能反映大家在位时间之间的差异。

明朝十六帝,大多短寿,仅洪武、永乐活到了六十岁以上,而且生于兵荒马乱年代的洪武帝,居然是有明十六帝中最长寿的。除洪武、永乐和洪熙外,其余明朝的帝王,继位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下。君主幼年继位、少不经事,朝政多受大臣、后戚把持,这也是明代朝政内乱频发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明代多位帝王的任期,都是比较短的。洪熙和泰昌的任期,甚至不足一年,而建文、景泰、隆庆和天启的在位时长,也在十年以下。当然,如果明英宗第二次继位也算在内的话,他的第二次任期也不足十年。明朝十六帝,仅嘉靖和万历的在位时长,超过了四十年,远不及清朝康熙、乾隆的双六十年。一句话总结下来:精力旺盛、谋略过人的布衣帝王洪武帝,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自己的继位者,大多短寿。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